您现在的位置: 福建招生考试网 > 高考 > 高考志愿 > 文章正文
 
经典推荐:报志愿方法五大缺憾及改进
2007-3-21 10:46:00 来源:2exam.com整理 【字体:小 大】

  今天的报纸刊登了北京高考报志愿的有关规定,警醒那些原本就在为报志愿发愁的考生和家长们,“决定命运的时刻就要到了!”不用说,等待他们的将是“绞尽脑汁”、“权衡再三再四再五再六”,即便是整夜整夜地在床上“烙饼”,结果还不知道怎么样呢!

  报考的有关规定、录取的有关程序不合理、不人性、不以考生为本,是报志愿难的最重要原因。时代飞速发展,可北京的报考方法却没有随之变化,人为地制造了许多令考生和家长难以定夺的烦恼。这些应该改变而且可以改变的方法沿袭多年,竟形成了一种定式,很少有人想起来改改,似乎也没怎么看到舆论的批评。

  就北京而言,报志愿方法至少有以下五大缺憾。

  缺憾一:考试之前报志愿。一旦有个“骏马失蹄”就褶子了。超常发挥的“黑马”,也没有好果子吃,多考的那点儿分儿也没有什么用。虽然有一模、二模的成绩垫了个底儿,但这样的大考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。尽管考后报志愿也有缺憾,但相对而言,毕竟大家对自己的发挥有了谱,针对性会强得多。

  改正可行性指数: *****目前许多省份都是先考后报,也没见出现什么太大的问题。

  缺憾二:报考名校太冒险。在750分满分的情况下,如果你敢报考北大、清华等名校,除了平时基础特别好之外,还得有股子敢冒险的劲头、豁出去才行。2006年两校录取线660多分,有不少考生一两分之差至今还在复读校里鏖战。虽然有的学校开始接二志愿的高分考生,但要么名额有限,要么就是实力和名校差得太多。如果能把几个名校放在提前批录取,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。

  改进可行性指数: *****上海等地就将北大、清华放在零批次提前录取,不耽误学生报考

复旦、交大,实行多年效果也很好。人家能做到的,北京也能做到。

  缺憾三:各校分差难把握。按照现在录取的方法,各志愿间的分数档次拉得过大,至少要在几十分以上。对于考生来说,能将学校间的录取分数级差把握好,真的太难了。如果让考生在填报时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成绩填报,不用过多地考虑别人报考的因素,就会简单地多。也就是说,成绩够了该校的录取线就取,不够则继续按志愿依次进行。

  改进可行性指数: ****北京中考就是这样填报志愿的。中考时,海淀区的考生,不管实力如何,都可以依次填人大附、北大附、清华附、北航附、石油附,最后填个能兜底儿的中学。没听哪个人说中考时为报考志愿发愁,怎么轮到高考了,就不行了呢?有记者朋友曾经请教过计算机方面的专家,人家说研发多校动态录取的程序在技术上不是什么问题。

  缺憾四:大年小年没个准。一旦第一志愿没有报好,比如大家过于集中了(俗称大年),就一下子落到了差几十分的二志愿。但同时有可能有学校遇到了“小年”,考生报的少(不是学校不好),录取分数就要低几十分。但大年、小年不是考生能够掌握得了的。如果在报名过程中先请考生预报,同时动态公布各校报考情况,就会减少许多报考扎堆儿现象。

  改进可行性指数: ****除了工作人员辛苦点儿外,似乎没有什么难度。

  缺憾五:每人只能选一校。听许多老先生说,解放前,他们考大学时,可以同时被几所学校录取,开了学还可以慢慢地权衡、斟酌。现在有些人报国外的学校也能同时报几所。但现在的考生只能有被国内一所学校录取的机会,而且一旦被录取后没有到校报到还要受到“制裁”。这就大大强化了考生在报考时的难度。如果考生可以同时拥有多种选择的机会,报考压力就会减少许多。

  改进可行性指数: ***不是不能为,而是想不想为。更何况还有必要体现我们新中国的优越性呢。(上文本报有删节)

  铁铮近日其它博文:“

南开大学校长,您的第一身份不该是教师”、“男人多喝啤酒能变性的科学追问”、“见怪不怪:如今假的比真的还吃香”等。
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 
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
  资料库
·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
·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
·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
·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
·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
·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/高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
·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
·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
·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(截至2007年3月15日
·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
·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
·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
·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
·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 港大等位列三甲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
·部分招收华侨、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
·全球MBA百强榜出炉
·2003-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
·2003-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
·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
·2003-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
·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
·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
·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
·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
·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
·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++级专业学校名单